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建设 >> 畜牧兽医 >> 正文
2025级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日期:2025-06-13 16:01:14  发布人: 览量:

                      2025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畜牧兽医

专业代码:410303

二、入学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普通高级中学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主要面向规模化畜禽养殖、饲料加工与销售、基层畜牧兽医等企业,在畜禽繁育、畜禽饲养管理、畜禽疾病防控等岗位群,从事畜禽种苗繁育、畜禽饲养畜禽疫病诊断与防治等工作见表4-1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牲畜饲养、家禽饲养、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行业的畜禽种苗繁育人员、畜禽饲养人员及其他畜牧业生产人员等职业,能够从事畜禽繁育、畜禽饲养管理、畜禽疾病防控、畜牧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牧场设备使用与维护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一)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4.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5.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6.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二)知识

1.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2.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

3.掌握畜牧场规划与环境控制、畜禽营养需要与饲料加工、畜禽良种选育与繁殖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4.掌握动物微生物、动物病理、动物药理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5.掌握畜禽饲养管理、疾病诊断与防控的专业理论知识;

6.掌握畜牧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专业理论知识;

7.掌握畜牧场设备使用与维护的专业理论知识;

8.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 1 项体育运动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标准;

9.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

(三)能力

1.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学习 1 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2.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能;

3.具备畜禽饲养管理、疾病诊断与防控、畜牧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畜牧场设备使用与维护的实践能力;

4.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6.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 1 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设置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学院与专业实际,将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式与政策、军事理论与军训体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

2)公共基础选修课程:英语、信息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安全教育劳动通论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人工智能戏剧鉴赏、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情商与智慧人生国学智慧有效沟通技巧党史国史国家安全教育列为限定选修课程。

2.专业课程

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生物化学、动物微生物、动物遗传繁育、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病理、动物药理、畜牧场规划与环境控制8门课程(见表7-1)。

7-1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课程涉及的主要领域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1



动物解剖生理


使用、保养显微镜。

在活体上识别骨性、肌性标志及畜禽主要器官的体表投影

在动物体上准确描述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熟悉畜禽机体中各个系统的组成

掌握畜禽主要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和生理机能

掌握畜禽解剖技术




2




动物生物化学

①生物化学分析。

酶活性测定及应用


掌握糖、脂肪、蛋白质、核酸及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和有关生物化学性质的分析技术

掌握酶活性测定及应用技术

熟悉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产物积累过程及其调控。


3


动物微生物

诊断常见动物病原微生物

进行养殖环境及物品的消毒

掌握常见细菌和病毒的实验室诊断、环境微生物的控制等相关知识



4



动物遗传繁育

家畜的发情鉴定和妊娠诊断

畜禽采精、精液处理及输精操作

家畜的接产与助产

④实施畜禽繁殖控制技术。

熟悉畜禽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各种生殖激素的作用

掌握畜禽繁育基本技术

了解畜禽生物工程技术



5



动物营养与饲料

①识别缺乏症及中毒症。

饲料青贮和秸秆氨化处理

③设计饲料配方。

饲料营养成分常规分析


使学生了解饲料厂审批、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知识

了解饲料的种类及加工技术

掌握畜禽营养需要和饲料配合技术

解饲料常规分析方法



6



动物病理

识别疾病常见的眼观病变和组织学病变

分析疾病状态下畜禽机能和代谢的变化

常见动物的尸体剖检

④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

①掌握疾病的原因、发生和发展机理。

②掌握发生病变脏器、组织的病理变化。


7


动物药理

为发病动物正确选药、合理用药

正确开具处方

了解动物常用药物的基本原理

掌握动物常用药物的主要作用、用法和适应症

熟悉毒理学知识




8




畜牧场规划与环境控制

畜牧场场址选择

畜牧场规划布局与建筑设计

调控畜禽舍环境

合理处理与利用畜牧场废弃物。

①掌握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环境各要素对畜禽的作用。

③掌握空气环境卫生的基本要求。

④了解养殖场的设置要求及养殖场环境污染的原因。

⑤掌握养殖场环境保护与控制的基本措施。

2)专业核心课程

主要包括:养猪与猪病防控技术、养禽与禽病防控技术、养牛与牛病防控技术、养羊与羊病防控技术、畜牧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畜牧场设备使用与维护、畜牧场经营与管理7门课程(见表7-2)。

7-2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课程涉及的主要领域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1




养猪与猪病防控技术

使用供水供料设备与圈养设施饲养各类猪只。

使用采精、精液分析与输精器械进行人工授精。

使用 B 超进行妊娠诊断。

助产与护理仔猪。

利用环控设施设备调控猪舍环境。

预防与控制养猪场常见疾病

掌握后备猪、种公猪、繁殖母猪、哺乳仔猪、保育猪及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措施。

能进行猪的发情鉴定、人工授精、妊娠诊断与接产助产。

能进行猪舍环境调控。

熟悉养猪场疾病防控基本措施能进行猪的常见疾病防控





2





养禽与禽病防控技术

使用供水供料设备与圈养设施饲养各类家禽。

使用采精、精液分析与输精器械进行家禽人工授精。

操作孵化设备孵化种蛋与雏鸡雌雄鉴别。

利用环控设施设备调控家禽舍环境。

预防与控制家禽场常见疾病

掌握雏禽、育成禽、种禽、蛋禽、肉禽饲养管理技术。

能进行家禽人工授精、种蛋孵化、雏鸡雌雄鉴别。

能进行家禽舍环境调控。

熟悉家禽场疾病防控基本措施,能进行家禽常见疾病防控






3





养牛与牛病防控技术

使用供水供料设备与圈养设施饲养各类牛群。

使用采精、精液分析与输精器械进行牛的人工授精。

使用 B 超进行妊娠诊断。

接产助产与护理犊牛。

利用环控设施设备调控牛舍环境。

使用挤奶设备给牛挤奶。

预防与控制养牛场常见疾病

掌握犊牛、育成牛、奶牛、肉牛饲养管理技术。

能进行牛的发情鉴定、人工授精、妊娠诊断与接产助产。

掌握挤奶技术。

能进行牛舍环境调控。

熟悉养牛场疾病防控基本措施,能进行牛的常见疾病防控





4





养羊与羊病防控技术

使用供水供料设备与圈养设施饲养各类羊群。

使用采精、精液分析与输精器械进行羊的人工授精。

使用 B 超进行妊娠诊断。

接产助产与护理羔羊。

利用环控设施设备调控羊舍环境。

预防与控制养羊场常见疾病

掌握羔羊、育成羊、奶山羊、肉用羊、绒用羊、毛用羊、皮用羊饲养管理技术。

能进行羊的发情鉴定、人工授精、妊娠诊断与接产助产。

能进行羊舍环境调控。

熟悉养羊场疾病防控基本措施,能进行羊的常见疾病防控





5




畜牧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使用污物收贮设施设备收集畜牧场 固态、液态及气态废弃物并进行预处理。

使用有机肥加工设施设备生产有 机肥。

使用高温或生物降解设备处理病 死及病害动物。

使用检测器械测定废弃物及加工 产品中土壤污染物含量

熟悉畜牧场废弃物类型及性质。

能进行畜牧场固态、液态及气态废弃物收集与预处理。

能利用畜牧场废弃物生产有机肥。

能进行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

能检测废弃物及有机肥中土壤污染物含量






6





畜牧场设备使用与维护

安装与检修畜牧场供电线路。

维护保养畜牧场供水供料、通风照明、控温控湿、清洁消毒、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设施设备。

维护保养畜牧场物资运输、饲料加工、挤奶、种蛋孵化等设施设备。

维护保养畜牧场检测仪器

掌握畜牧场用电常识。

了解电动机及其控制电路。

了解机械加工基础。

能使用与维护畜牧场供水供料、通风照明、控温控湿、清洁消毒、物资运输、饲料加工、挤奶、种蛋孵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等设施设备。

能使用与维护畜牧场检测仪器







7






畜牧场经营与管理

调查畜产品市场与确定养殖规模。

编制生产计划。

营销畜产品与签订销售合同。

管理畜牧企业生产要素。

经济核算与分析经营效果。

监测与评价畜牧场环境

熟悉畜产品市场调查方法。

能根据市场调查结果确定养殖规模。

会编制畜牧场生产计划。

能进行畜产品营销与签订销售合同。

能进行畜牧企业生产要素管理。

会分析畜牧场经营效果。

能进行畜牧场环境管理、监测与评价

3)专业拓展课程

主要包括:畜牧兽医法律法规、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中兽医基础5门课程。

3.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

1)实训

在校内外进行优良畜禽品种选择、畜禽人工授精、家畜接产助产、家禽孵化、畜禽饲料加工等实训,包括单项技能实训、综合能力实训、生产性实训等。

2)实习

在畜牧行业的畜禽养殖企业进行畜牧场规划设计与环境调控、畜禽饲养管理、畜禽常见疾病诊断和防控、畜牧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牧场设备设施使用与维护等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学校建立稳定、够用的实习基地,选派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人员,组织开展专业对口实习,加强对学生实习的指导、管理和考核。

(二)学时安排(见附表)

八、教学基本条件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满足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要求,满足教学安排的需要及学生的多样学习需求,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

(一)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具备硕士学位14人,全国执业兽医师 4 人,高级职称 12人,“双师型”教师15人,教师职称结构、年龄梯队合理。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数比例一般不低于60%,高级职称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0%。

能够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行业导师,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建立定期开展专业(学科)教研机制。畜牧兽医专业师资队伍配置见表8-1。

8-1 畜牧兽医专业师资队伍

教师

来源

团队结构

数量

要求

备注











校内

专任

教师



专业带头人



1

具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副高及以上职称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牲畜饲养等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 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主持专业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教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能力强,在本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





骨干教师




4

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硕士学位,双师素质,熟练掌握畜牧生产与管理;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组织教学和教学情境设计的能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能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

经过职业教育学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







“双师型”

教师






15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学士学位,具备高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具有企业实践经验 2 年;掌握畜牧兽医专业岗位(群)必备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畜牧兽医生产、服务一线从事畜禽生产、畜禽繁育、畜禽疾病防、动物防疫与检疫、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开发与推广能力;能够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

经过职业教育学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具有基本的教学设计能力。

“双师型”教师专任教师的例不低于60%。




普通专业

教师





19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原则上具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年限的相应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达到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具有本专业理论和实践 能力;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等教法改革;能够跟踪新经济、新技术发展前沿,开展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专业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生产性实训基地锻炼,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兼职

教师




专业带头人




1

高级工程师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具有丰富的畜牧生产经营管理经验;能够制定合理、可行的生产计划和试验方案,能够将行业前沿技术项目引入教学中,使课程与企业接轨。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完成生产任务。

具有先进职教理论和教学方法,具备承担任教课程所需的业务能力。在兼职教师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专家



4

高级工程师,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精通掌握畜禽生产、动物疫病防控的专业知识能够正确、及时处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具备承担任教课程所需的业务能力。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验室、实训室和实习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要求

具备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条件。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具有互联网接入或无线网络环境及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安防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基本要求

实验、实训场所面积、设备设施、安全、环境、管理等符合教育部有关标准(规定、办 法),实验、实训环境与设备设施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实训项目注重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配备合理,实验、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确保能够顺利开展畜禽品种选择、畜禽人工授精、家畜接产助产、家禽孵化、畜禽饲料加工等实验、 实训活动。鼓励在实训中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前沿信息技术。

1)动物解剖生理实验室

配备畜禽及组织器官标本、动物解剖台及解剖器械、高速离心机、显微影像仪等设备设 施,用于组织器官结构识别、畜禽解剖等实验教学。

2)动物微生物实验室

配备超净工作台、生物显微镜、压力蒸汽灭菌器、生化培养箱、CO2  培养箱、超低温冰 箱、酶标仪等设备设施,用于动物微生物培养、鉴别等实验教学。

3)动物遗传繁育实训室

配备生物显微镜、鼓风干燥箱、精液分装机、数显恒温冰箱、精子密度仪、动物 B 超仪 等设备设施,用于畜禽人工授精、妊娠诊断等实训教学。

4)饲料加工实训室

配备样品粉碎机、鼓风干燥箱、高温电炉、凯氏定氮装置、真空抽滤装置、分光光度计、 电脑配方软件等设备设施,用于粗蛋白质测定、粗脂肪测定等实训教学。

5)畜牧场环境调控实训室

配备自记温度计、数字温湿度计、数字风速仪、大气采样器、有害气体测定仪、粉尘采样器等设备设施,用于畜禽舍环境调控等实训教学。

6)畜禽养殖综合实训室

配备背膘测定仪、蛋品测定仪、小型孵化机、乳脂测定仪、肌肉嫩度仪、肌肉色值仪等 设备设施,用于畜禽饲养管理、种蛋孵化、乳品测定、肉质测定等实训教学。

7)畜禽疾病防控实训室

配备超净工作台、组织捣碎机、生物显微镜、恒温培养箱、高速离心机、酶标仪等设备 设施,用于猪病防控、禽病防控、牛病防控、羊病防控等实训教学。

8)养殖设备实训室

配备全日粮混合搅拌机、自动饲喂、通风照明、控温控湿、清洁消毒等设备设施,用于 养殖设备维护等实训教学。

9)畜禽养殖实训基地

配备畜禽饲喂、环境调控、粪污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设备设施,用于开展畜禽饲养 管理、畜牧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牧场设备设施使用与维护等实训教学。

10)畜禽疾病防控实训基地

配备畜禽疾病检测、疫苗及兽药贮存、医疗及消毒器械等设备设施,用于开展畜禽常见疾病诊断和防控等实训教学(见表8-2)。

8-2 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清单

实训基地名称

主要设备

设备总值 (元)

地点

面积 m2


1

畜牧兽医VR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VR头盔、3D眼镜、电脑等

2960000.00

开元校区6449

220


2

宠物医疗实训室

手术台、剖检器械等。

500000.00

开元校区

90


3

动物解剖生理实训

血压计、听诊器、音叉、铝试管架、接种棒、眼科镊子、叩诊锤、不锈钢制作台、不锈钢标本箱等。


34760.00

中州校区实训楼三楼


80

4

解剖实训室

解剖模型

28000.00

中州校区实训楼三楼

90


5


动物病理实训室


标本、标本柜等。


36600.00

中州校区实训楼三楼


90


6


显微互动实训室


数码显微镜、 电脑、多媒体


410000.00

中州校区实训楼三楼


100


7


动物外科实训室

药品柜、麻醉柜、器械柜、实验边台、不锈钢洗手池、观片灯


314300.00

中州校区实训楼

120


8


兽医诊疗实训室

动物血球分析仪(五分类)、血气生化分析仪、荧光定量 PCR 仪、 超声波细胞粉碎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生物安全柜等。



622000.00

中州校区实训



80




9




动物疫病监测实训 中心

超净工作台、离心机、水浴锅、显微镜、梯度PCR 仪、电热恒温培养箱、干热灭菌器、自动高压蒸汽灭菌器、厌氧细菌培养箱、无菌室、冰箱、冰柜、离心机、分析天平、生化分析仪、酶标仪等。




379000.00

中州校区实训




120


10

动物病原体检测实 训室

梯度 PCR 仪、电热恒温培养箱、 干热灭菌器、自动高压蒸汽灭菌 器、厌氧细菌培养箱、冰箱、冰柜、离心机、超声雾化器、干燥箱恒温培养箱、分析天平、生化分析仪、酶标仪、洗板机、超净工作台等。




100000.00

中州校区实训楼三楼



100



8


畜禽疾病防控实训



100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

按照国家规定,经过规范程序选用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国家优秀教材。专业课程教材体现本行业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新形态,并通过数字教材、活页式教材等多种方式进行动态更新。

2.图书文献

畜牧兽医类专业书籍 5000 册(含电子图书),生均 8册以上,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畜牧行业政策法规资料,相关职业标准,畜牧兽医的技术、标准、方法、操作规范以及实务案例类图书和期刊等。及时配置新经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管理方式、新服务方式等相关的图书文献。

3.数字资源

充分利用级畜牧兽医专业资源库的资源;建设和配置与专业相关的一定数量的多媒体素材(如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支持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满足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

教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1.公共基础课程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基本能力的培养,采用讲授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等方法,通过集体讲解、师生对话、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演讲竞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 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采用情境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利用集体讲解、师生对话、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验、实地参观等形式,配合实物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较抽象的原理性知识,具备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3.专业技能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组织教学,力争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利用集体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分组训练、综合实践等形式,配合实物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选修课程根据课程特点和学校特色,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1.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包括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社会评价和企业实践评价等。要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2.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采取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考核贯穿教学全过程。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如观察、口试、笔试、动手操作、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评定方式。

3.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考核。根据学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要求,结合教学、培训和考核开展实际,通过“课证融通”,将职业技能评价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相关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考核统筹安排、同步考试(评价),结合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对相关专业课程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合格的学生,直接认定相应职业(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六)质量保障

1.学校和农牧工程学院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吸纳行业组织、企业等参与评价,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教育督导和社会监督,健全综合评价。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堂评价、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资源建设等质量保障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到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2.学校和农牧工程学院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日常教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畜牧兽医专业教研室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中备课制度,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议,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职业道德、技 能水平、就业质量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九、毕业要求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目标和培养规格,完成规定的实习实训,全部课程考核合格或修满学分,准予毕业。

十、附录

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司〔2019〕13号)、《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的相关要求,在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前后开展了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等工作,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明确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经过由行业企业、教研机构、校内外一线教师和学生代表等参加的论证会论证,进一步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重构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进程,更新完善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条件保障等要求。

2025年6月,对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2025年)进行了最新制(修)订。


附表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学时数

学分

考核方式

开设学期

备注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V

VI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思想道德与法治

36

36

0

3

1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4

36

18

2

1


单周:2


双周:4





1.单周为理论课2学时,双周为理论课2学时+实践课2学时;

2.思政课实践教学统一安排在第二学期双周开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6

36

0

3

1



2





形势与政策

8

8

0

1

2






每学期8课时

形势与政策

8

8

0

1

2






形势与政策

8

8

0

1

2






形势与政策

8

8

0

1

2






军事理论与军训

112

0

112

2

2







军事理论与军训

32

32

0

2

2







体育

36

2

34

2

1

2







体育

36

2

34

2

1


2






体育

36

2

34

2

1



2





体育

36

2

34

2

1




2




劳动教育

18

2

16

1

2






每周1学时

劳动教育

18

2

16

1

2






劳动教育

18

2

16

1

2






劳动教育

18

2

16

1

2






心理健康教育

36

26

10

2

2

2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36

20

16

2

2

2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36

26

10

2

2




2




选修

英语

36

36

0

2

2

2






全校限定选修

英语

36

36

0

2

2


2





全校限定选修

信息技术

36

12

24

2

2

2






全校限定选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6

16

0

1

2






全校限定选修

大学生安全教育-综合篇

32

32

0

3

2






全校限定选修

劳动通论

32

32

0

3

2






全校限定选修

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

22

22

0

2

2






全校限定选修

人工智能

32

32

0

2

2






全校限定选修

戏剧鉴赏

29

29

0

2

2






全校限定选修


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

10

10

0

1

2






全校限定选修

情商与智慧人生

16

16

0

1

2






全校限定选修

国学智慧

32

32

0

3

2






全校限定选修

有效沟通技巧

20

20

0

1

2






全校限定选修

党史国史

10

10

0

1

2






全校限定选修

国家安全教育

25

25

0

2

2






全校限定选修

小计

1010

620

390

62


12

7

4

4




占比

33.76%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动物解剖生理

56

32

24

3

1

4







动物生物化学

56

32

24

3

2

4







动物微生物

56

32

24

3

1

4







动物遗传繁育

72

40

32

4

1


4






动物营养与饲料

72

40

32

4

2



4





动物病理

72

40

32

4

1


4






动物药理

72

40

32

4

1


4






畜牧场规划与环境控制

72

40

32

4

2


4






小计

528

296

232

29


12

16

4





占比

17.65%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养禽与禽病防控技术

72

36

36

4

1



4





养猪与猪病防控技术

72

36

36

4

1



4





养牛与牛病防控技术

72

36

36

4

2



4





养羊与羊病防控技术

72

36

36

4

1



4





畜牧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72

36

36

4

1




4




畜牧场设备使用与维护

72

36

36

4

1




4




畜牧场经营与管理

72

36

36

4

1




4




小计

504

252

252

28




16

12




占比

16.84%












专业拓展课程

必修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56

28

28

3

2


4






中兽医基础

36

18

18

2

2




2




选修

畜牧兽医法律法规

36

18

18

2

2




2




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

36

18

18

2

2




2




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

36

18

18

2

2




2




小计

200

100

100

11



4


8




占比

6.68%












第二

课堂

思想成长




4



实践实习和志愿公益






创新创业






文体活动






工作履历






技能特长






毕业

实习

必修

顶岗实习

360


360

20








顶岗实习

360


360

20








毕业设计(论文)

30

30


2








小计

750

30

720

42









占比

25.07%












总计

2992

1298

1694

176


24

27

24

24




注:

1.考试课用“1”表示,考查课用“2”表示。

2.▲表示在对应学期开设课程

附表Ⅱ  

畜牧兽医专业学时分配

课程类别

学时分配

学时比例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626

260

366

20.92%

选修

384

360

24

12.84%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528

296

232

17.65%

专业核心课程(必修)

504

252

252

16.84%

专业拓展课程

必修

92

46

46

3.07%

选修

108

54

54

3.61%

毕业实习(必修)

750

30

720

25.07%

合计

2992

1298

1694

100%

比例分配

43.38%

56.62%

100%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联系方式: 0394-8693029 地址:周口市开元大道周口职业技术学院